|
发表于 2025-9-29 1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ruceyong 于 2025-9-29 18:56 编辑 : P% W' L. |+ [. x6 ?" B O: Y
& s7 n2 ]: z5 _0 T* Y7 V% W$ x twx围绕至少一个维度特征尺寸接近1纳米甚至亚纳米尺度的材料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与传统尺寸较大的纳米材料相比,亚纳米尺度材料具有更明显的尺寸效应,因尺寸减小而产生的性质变化更容易由量变转向质变。主要学术贡献为: 1. 发现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直径限制在1纳米左右时,会出现类生物大分子及高分子的特征。以此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基于无机纳米线组装体的力学、偏光、手性、能量转化等性质。 2. 在亚纳米尺度对团簇自组装进行了精确控制;发展出团簇-晶核共组装的无机材料生长新策略。 3. 在亚纳米材料合成的基础上进行了异质结构的设计,在亚纳米尺度甚至原子尺度精确控制不同材料间的界面,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催化性质等功能调控。 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SCI总引用21000余次,他引20000余次。
c6 M3 [+ R( n; X# j8 K, h9 l
2023年最新国自然二等奖第一完成人!7 v5 U6 Q# o; \( `) f2 m
2014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4 t7 _1 W# v: G9 m% }% O Y2014 IUMRS – MRS Singapore Young Researchers Award Nomination, L$ O5 |" k1 [+ a
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
, B9 \5 G. Z# I3 f: k第六批“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10年)
3 c1 x1 Z0 w4 W) i" F+ |6 U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2010- )
2 m9 S9 i1 ~; L" `4 L& h8 X K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e. c6 b- Y0 o2009年第二届“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8 Y. u- G( [- w) ^% r4 H* U/ i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4 j3 F* c( p7 y7 j5 ]; l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 d7 k; }" m% `, J" Y# M2007年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
: I, [1 P' s9 C! a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9 j9 b8 R7 r/ f" r7 e% s: w5 h. {; k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w/ X& i4 s; J2006年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x& p5 o: X1 F9 I! D" t
2006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 {% o) {6 }9 m" g# y1 r& W4 O4 ]2005年度首届“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 F& d% y5 j# e. \, c( c) s
2005年度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青年化学家奖(2005 IUPAC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