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sabcd
发表于 2025-3-20 17:22:12
物理学院弄了一堆北京纳米能源所的研究员兼职,难道是有新的合作?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17:41:37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3-20 17:46 编辑
大功率毫米波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
回旋器件为代表的高功率毫米波源发源地及研发基地 多个频段多种类型的带状注器件在国际上都是首次和唯一
大功率毫米波XXX集成攻关大平台 ·教育部首批12个集成攻关大平台之一
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具备良好的基础理论研究支撑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17:42:47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3-20 17:45 编辑
光电融合毫米波团队概况 ·
团队目前共有6位老师、1位科研助理和40余名硕博学生。成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0项,入选国家级人才、全国创新争先奖、学会女科学家等。团队承担高新技术、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科研经费充裕。
张健院长、教授、博导国家人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方向:光电融合毫米波信息。
李沫教授、博导 国家级青年人才
kkkkccpp
发表于 2025-3-20 17:52:55
高绩那个模拟怎么看预测电科只有9个a类 225 有可能破十吗 看预估西电都有3个a+了
lyy9001813
发表于 2025-3-20 18:01:54
kkkkccpp 发表于 2025-3-20 17:52
高绩那个模拟怎么看预测电科只有9个a类 225 有可能破十吗 看预估西电都有3个a+了 ...
网安,集电有希望冲A,计算机看努力和调配看看有没有希望冲A+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18:05:36
kkkkccpp 发表于 2025-3-20 17:52
高绩那个模拟怎么看预测电科只有9个a类 225 有可能破十吗 看预估西电都有3个a+了 ...
保9争10:
现有6A类:电子、通信、计算机、光工、仪器、管工,整体有进步但大家都进步大概率还是维持现状。
新增3A类:集电、软件、网安,属于有传统基础学科(主观分基础),自身具备一定规模且十四五有进步。
冲刺2A类:*生医、机械、材料,属于有一定基础且十四五有单项突出进步,但生医和机械规模小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19:23:56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3-20 19:25 编辑
物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5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55人,博士生导师55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6人、高被引学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省级各类人才近30人
CPA
发表于 2025-3-20 19:30:33
第六轮学科评估规则都没发布,预测的什么,软科是搞笑到没底线了吗
xxxplay
发表于 2025-3-20 19:57:09
本帖最后由 xxxplay 于 2025-3-20 19:58 编辑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19:23
物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5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55人, ...
国家级人才总数翻翻达到30+,领军人才数量5+
物理学科能勉强一战,
jiubajiuba
发表于 2025-3-20 20:51:58
sasabcd 发表于 2025-3-20 17:22
物理学院弄了一堆北京纳米能源所的研究员兼职,难道是有新的合作?
哪里有信息?
kkkkccpp
发表于 2025-3-20 21:05:37
主要我们的a类全是工科啊 还都是比较热门的工科 文科理科是真一个都冲不了a 争取物理能a吧 遥感不知道行不行
xxxplay
发表于 2025-3-20 21:33:29
kkkkccpp 发表于 2025-3-20 21:05
主要我们的a类全是工科啊 还都是比较热门的工科 文科理科是真一个都冲不了a 争取物理能a吧 遥感不知道行不 ...
非A类的弱势工科还不少,
加强弱势工科学科建设,同时文理学科打好基础,
测绘还差的远呢,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21:40:14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3-20 21:41 编辑
xxxplay 发表于 2025-3-20 19:57
国家级人才总数翻翻达到30+,领军人才数量5+
物理学科能勉强一战,
基础院光量子团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国家级人才到20了。
光量子团队(周强),太赫兹材料团队(肖旭),量子材料团队(乔梁),自旋电子(严),无线电物理团队(王),这5个团队的输出都不错。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21:43:15
jiubajiuba 发表于 2025-3-20 20:51
哪里有信息?
王中林院士的余震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22:00:40
xxxplay 发表于 2025-3-20 21:33
非A类的弱势工科还不少,
加强弱势工科学科建设,同时文理学科打好基础,
测绘还差的远呢, ...
遥感/测绘已经是B-了估计最多B+,冷门小众学科没几个分母。但是发展势头很不错,千人+长江+万人该有的都有。
xxxplay
发表于 2025-3-20 22:13:38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21:40
基础院光量子团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国家级人才到20了。
光量子团队(周强),太赫兹材料团 ...
前面几个团队还是太年轻,
最后一个无线电团队,大而烂,换血重生吧,
加油小伙伴0
发表于 2025-3-21 09:25:34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18:05
保9争10:
现有6A类:电子、通信、计算机、光工、仪器、管工,整体有进步但大家都进步大概率还是维持现 ...
控制学科是真废物,那么大规模,就是不行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1 09:50:32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3-21 10:10 编辑
何须更问 发表于 2025-3-4 21:36
2024海优,仪器0,光工0,材料1(基础院引进的),软件0(从计算机调了两个去挂名),机械0,生医0,控制0 ...
医学院@2024 第6名四青到岗!(专任师资,泥电+省医双聘)
3青拔
3海优
张hy,男,博士生导师,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双聘教授,国家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随后相继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和高级研究员工作。2022年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青年项目,2024年入选国家级相关人才计划(青年), 2025年初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学与肿瘤基因组学的基础和转化研究。目前开展的工作包括:基于单细胞组学技术,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组成进行精确推算;开发机器学习算法解决肿瘤防诊治方面的难题。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Cancer Cell, Nature Cancer, 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s Research,Clinical Cancer Research,Neuro-Oncology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1 09:58:33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3-21 10:10 编辑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12 20:18
物理学院从2024-2025更新了6个青年人才(1优青(肖,华科的优博多找点挺好)+5海优(陈,朱,沈,李,刘 ...
物理学院更新2024年度第7个四青人才(第6个海优)!!!国家级人才来到17人。。。
胡jx,国家级青年人才,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于四川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7年于上海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21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任资深博士后研究员,导师是Ariando教授。2025年3月全职加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功能氧化物的高介电常数,磁性,铁电和超导等丰富性质,对二维量子材料进行界面调控和修饰,通过发现新的物理原理,开发下一代电子学器件,聚焦磁探测,磁传感,自旋输运等低功耗器件。当前主要的代表成果包括石墨烯室温巨磁阻的最高记录保持者,提出可以直接量化磁性石墨烯自旋劈裂能的概念,以及下一代莫尔量子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磁输运研究等。
相关成果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以唯一PI主持了新加坡教育部科学基金(MOE-tier1)以及新加坡国家青年独立研究基金(YIRG)。曾获新加坡IEEE磁学金奖(2020)、新加坡国立大学最优毕业生奖(2021)、新加坡材料研究学会金奖(2022)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突破奖(2023)。
研究组聚焦于新型信息器件,以二维超薄材料及器件为基础,开发面向下一代莫尔量子材料的新型磁关联材料信息器件。诚挚欢迎有志之士加入我们
sasabcd
发表于 2025-3-21 10:50:33
jiubajiuba 发表于 2025-3-20 20:51
哪里有信息?
研招网上的
蓝色天空
发表于 2025-3-21 11:15:00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0 21:43
王中林院士的余震
具体什么情况?
newBoy
发表于 2025-3-21 12:32:08
jyd和zxs哪一个更有希望先在电子信息学部打开局面?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1 13:28:25
蓝色天空 发表于 2025-3-21 11:15
具体什么情况?
估计最多就是兼职一下,去年徐红兵好像要兼职黄了,今年类似的。期待值不大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1 13:39:29
本帖最后由 haiwangxing 于 2025-3-21 13:42 编辑
newBoy 发表于 2025-3-21 12:32
jyd和zxs哪一个更有希望先在电子信息学部打开局面?
蒋老院长概率(15年擦肩而过,24年何梁何利重振旗鼓)>>张xs老师(务实看如果再能拿到国家级奖项,2025进二轮,2029有希望上岸)
3.仪器科学与技术:该方向2023年2人当选(李劲东-航天五院、童小华-同济大学)。
二轮参选人一共有2位:
蒋亚东(1964年,电子科技大学,2007科二、2007技二、2012技二、2015科二,何梁何利,15二轮(当时咫尺之遥!!!)、17二轮、21二轮)、
孙向东(1963年,火箭军研究院,19二轮、21二轮)。
其他一轮选手中突出的有陈耀武(1963年,浙江大学,2017技二、2010科二)、赵维谦(1966年,北京理工大学,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8技二、2023技二)、王健(1970年,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科二)、梅刚华(1955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5技二、2023科二)、晏磊(1956年,北京大学,2015技二)、周建华(1962年,32020部队,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2019科二)。
预测本轮当选2名:蒋亚东、赵维谦。
lyy9001813
发表于 2025-3-21 14:57:29
本轮增选,其他人有没有有戏的啊
迷雾白狐
发表于 2025-3-21 14:59:24
希望胡俊参选科学院
Pinnicon
发表于 2025-3-21 15:48:39
迷雾白狐 发表于 2025-3-21 14:59
希望胡俊参选科学院
科学院更难选吧 胡校入场券感觉还没拿到
迷雾白狐
发表于 2025-3-21 17:00:04
Pinnicon 发表于 2025-3-21 15:48
科学院更难选吧 胡校入场券感觉还没拿到
科学院一个技二入场够了,而且个人认为胡俊的工作理论上工程院比科学院更难
haiwangxing
发表于 2025-3-21 17:38:27
迷雾白狐 发表于 2025-3-21 17:00
科学院一个技二入场够了,而且个人认为胡俊的工作理论上工程院比科学院更难 ...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先后荣获:
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
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推荐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未上
~30岁博士毕业就能上国奖名单!
2012年GF科技进步一等奖(2)
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
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
2024年通信学会科技奖励一等奖(2)
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如果再拿一个创新争先奖就差不多能出场了,国奖数量也不是绝对因素。
jiubajiuba
发表于 2025-3-21 17:58:17
迷雾白狐 发表于 2025-3-21 17:00
科学院一个技二入场够了,而且个人认为胡俊的工作理论上工程院比科学院更难 ...
科学院更难,技术发明奖在科学院根本就不好用